
本网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加强我校学工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政治理论水平、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8月24至25日,我校在逸夫楼学术报告厅举办2024年暑期学生工作研讨会暨辅导员培训。校党委书记邱建军,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国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何锦龙出席会议,江西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盛晓明受邀作专题培训,学工部、校团委、招就处负责人及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邱建军在开班仪式动员讲话中,代表学校党委对全体学工干部辛勤付出确保学生健康成长、校园和谐稳定、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强调,学工队伍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连接学生与学校间的重要纽带,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中,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围绕“如何做好一个新时代学工人”,邱建军勉励大家既要读懂承载了人类文明的“有字之书”,也要读懂的新时代和青年大学生这本“无字之书”,并对全体学工干部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信仰守正,坚持做有理想的“学工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肩上有责,坚持做有担当的“学工人”,对自己要拥有一颗平常心、对工作要怀有一颗事业心、对学生要抱有爱心和责任心,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自觉引导青年大学生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三是严慈并济,坚持做有情怀的“学工人”,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与主动学习的可贵品质,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四是学无止境,坚持做有思想的“学工人”,要苦练内功,涵养提升学识魅力,清醒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形势新要求,全面把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和原则,不断提升能力素质,发展教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我校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李国金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在现代教育中,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面对社会新的复杂形势,广大学工干部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三个维度落实培养人才任务:首先是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其次是要引导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第三是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努力成为社会的合格公民。
李国金立足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和学校办学实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与感悟,就如何成为一名优秀地辅导员,对大家提出六点要求。一是要提升认知,坚定信仰,深刻领会教育的初心和使命,争做“四有好老师”;二是要加强学习实践,持续向青年学生传递正能量;三是要增强责任心和主动性,不断提升育人实效;四是要贴近学生、熟悉学生,不断强化育人的亲和力;五是要塑造良好形象,注重言传身教,做学生成长成才的榜样;六是要当好良师益友。他鼓励大家将本次培训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未来的工作中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管理服务水平,为学校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在专题培训环节中,何锦龙以《新时代学生工作使命与辅导员价值呈现》为主题,围绕辅导员的时代使命、角色定位、工作内容、工作方法、能力素质以及职业发展等方面作了专题讲座。他指出,辅导员必须做到“执行者”与“创新者”相统一、“管理者”与“示范者”相统一、“指挥员”与“战斗员”相统一,积极构建自身素质体系,内外兼修,着力提升工作能力,不断涵养德行操守,学会调节身心健康,夯实职业发展基础。他希望全体辅导员心怀山海、眼有星辰,如春风化雨般走近学生、教育学生、在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生动实践中不断实现自身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盛晓明以《积极做好新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和应对工作》为主题,从是什么、怎么看、如何做三个角度详细阐述了高校网络舆情舆论引导和应对的技巧。盛晓明表示,高校辅导员处理网络舆情问题需要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招、眼中有活、心中有爱、肩上有责,敏于观察,善于分析,把握重点,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研讨会期间,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薛香恒、招生就业处副处长杨智勇、校团委副书记李国鹏分别就学校学生工作、招生就业工作、共青团工作作了主题报告。

在交流环节,智能制造与材料工程学院学工负责人肖志华、信息工程学院学工负责人魏炳辉、经济管理学院学工负责人梁文学、文法学院学工负责人王军堂、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学工负责人涂黎明分别围绕学风建设、辅导员队伍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品牌建设、突发事件的应对等工作作了专题分享。

在集中学习交流研讨之余,学校还组织全体参会人员开展了学工队伍羽毛球团体友谊赛,集体观看情景音舞史诗《长征组歌》。此次培训规格高、内容丰富、安排紧凑,广大学员学风严谨、互动充分,达到了预期培训效果。
